-5845威尼斯达人

熊善隆(1911~1942)
发表时间:来源:

  熊善隆(1911~1942),1911年生,山东省平阴县人。1930年底,他升入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在校学习期间,主动接近进步的教师和同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熊善隆与进步同学一起不顾反动派的恫吓和威胁,积极参加了宣传抗日救国和要求收复东北失地的革命活动。

  1933年冬,熊善隆毕业于聊城二中。翌年夏又考入了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在校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努力寻求革命真理。1937年暑假,熊善隆在曲阜二师毕业后,经人介绍到本县黄河北岸的牛角店高小任教。同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济南。济南沦陷后,城乡秩序极度混乱。熊善隆所在的学校被迫解散,他回家参加了抗日斗争活动。

  1938年秋,中共泰西特委来平阿山区开展工作,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讲解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号召有志青年参军抗日,在各村组织抗日自卫队,举办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发展党员。他们分别在平阴的罗圈崖、泊庄、东平二区的西柿子园举办了两期训练班。在两期学员中,平阴发展了第一批党员,首先由万里(泰西特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振(泰西特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介绍熊善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熊善隆入党之后,于1938年底到黄河北毕庄一带活动,通过亲友、同学关系,介绍张常试(化名坦克)、赵玉庆、孙泽生、陈柏亭、邱森、李健等人入党。为进一步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1939年1月,根据泰西特委决定,在王楼召开会议,建立了平阴县委。熊善隆任书记。县委成立后,开始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以后又叫编辑室。中共平阴县委的建立,给平阴县及平阿山区的人民竖起了抗日的旗帜。

  1939年春,平阴县委根据泰西特委的指示,在大峪召开会议,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熊善隆任主任。以后县委即以动委会的名义出现,搞募捐,动员各阶层群众团结抗日。县委和动委会成立后,县委成员分头在黄河南北、平阿山区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到1939年春末夏初,平阿山区党员已发展到100余人,建立基层党支部30余个,并先后在所辖6个区建立了区委。各区都建立了农协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10月,平阴县各界爱国人士,在地处东南山区的野场村召开会议,成立了平阴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并一致选举熊善隆为县长。从此,平阿山区便高高树起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大旗。

  在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的同时,各区政权和乡政权也相继建立起来。各级政权建立以后,即张贴布告,散发告同胞书,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组织和扩大抗日武装力量。

  熊善隆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开拓者。他根据上级关于“创立在党领导下的可靠的基干游击队”的指示精神,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建立了平阿山区抗日基干大队,配合打击日伪势力。

  熊善隆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国民党在平阴的势力枪口对外,一致抗日。对盘踞二区的刘绪安、活动在三区的田桂印,他都派人多次做过争取他们的工作。开始,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通过做工作,促使刘绪安抗日,后来,刘绪安等顽军不听劝告当了汉奸,经常与我军搞磨擦,破坏抗日,县委即派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狠狠打击了他们的反动气焰。

  熊善隆坚持党的原则,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大家。平阿山区抗日基干大队初建时,战士多数赤手空拳,最需要武器。当时县政府规定,可用钱收买地富护院枪支,多做工作,不准强迫。由于地富们害怕汉奸刘绪安,尽管再三动员,一时还不敢把枪卖给政府。有的同志因弄枪心切,不顾党的政策和影响,采取了逼枪的方法。有一次,几个县大队队员到白云峪村找到一个枪主,因他不卖给枪就抓起来吊打,逼他交出枪来。熊善隆闻讯赶到,对此进行了严肃批评,令其解缚释放。一次,有个战士因鞋子破了,在办公处和村长吵嘴要鞋,纠缠不休。熊善隆知道后把战士叫去,批评一顿。抬起自己的脚来让战士看了下,他脚上的鞋子也“张嘴”了。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熊善隆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从不搞特殊。他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避免惊动群众每次部队行军,机关转移,常常在村外扎营。熊善隆处处以党的纪律要求自己,教育部下,得到了全县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是敌人“清剿”的重点地区之一,从1941年夏到1943年敌人5次大规模地“围剿”平阿山区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熊善隆带领全县军民同日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41年6月,日寇纠集了泰安、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7县之敌5000余人,对平阿山区进行第一次合围,妄图一举消灭我抗日武装力量和党政机关,再向大峰山和泰肥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平阴、东平两县机关、部队住在湿口山、罗圈崖、陈庄一带,敌人采取了拉大网的战术,东起平阴至东平的公路,西起东平湖东岸,北起平阴至东阿的公路,南起东平的茶棚、二十里铺一带,从四面合围平阿山区。敌人“围剿”之前,平阴县委根据地委的指示,在白雁泉召开会议,部署了反“围剿”,组织群众藏粮,实行坚壁清野。敌人“围剿”时,熊善隆带领部队、机关,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胜利地冲出了包围圈,撤出了平阿山区,保存了抗日力量。

  1941年8月,日寇从平阿山区转向大峰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熊善隆带领一部分机关、部队人员转移到毛铺一带,筹集粮款,坚持抗日斗争。后被敌人发觉,日寇纠集了肥城、长清、平阴等县3000余名敌人,对毛铺实行合围。大敌当前,我部队、机关分三路突围,损失很大,被迫撤离平阿山区,转移到黄河西进行整训。

  1942年3月,日寇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实施所谓“治安肃正”、“总力战”、“囚笼政策”和“保甲制度”。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县长熊善隆和一区区长朱大全带领5位同志,将罪恶累累的伪镇长卢绪汉处决之后,准备到平、肥接壤的三台山隐蔽,当夜住在钱官庄村。由于坏人告密,被毛铺据点的敌人包围,激战二小时后,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熊县长和朱区长壮烈殉国。其他5人,除一人脱险外,其余4人也均被敌人杀害于平阴城内。

责任编辑:杨 金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