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岁的王安用27年的时间让万亩荒山变成了青山。(济南时报)
王安是章丘区垛庄镇北垛庄村人,十里八乡认识他的都叫他“树痴”。今年50岁的他,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干一件事——开荒种树。27年间,他陆续承包了垛庄镇附近的十几座荒山,整山、修路、栽树……让宽敞的山间公路连通了十几座山头,帮着万亩荒山变成了青山。“这里几辈子山都是光秃秃的,怎么就不能变呢?”他说,人来世上走一遭,总要干点喜欢的事,他和身后的这片大山,一辈子都分不开了。
他用27年让万亩荒山变青山
王安和大山的缘分,要从27年前说起。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念了五六年书,12岁就跟着我爸学手艺赚钱了。”王安说,那时父亲是镇上的皮匠,自己就跟着他打皮子赚钱减轻家里负担。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王安就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纪。婚后没多久,1991年,想着多挣钱补贴家用的他看上了村里的一片苹果林。“总共3亩地,收成一直不好,我就想承包过来试试。”他说,那是他第一回种树。
此后6年,王安把自家的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眼瞅着收成越来越好,闲不下来的他又盯上了林子后面的山头。“山上光秃秃的,只能看见石头,从我记事起就没变过。”王安说,那时他觉得山光着太可惜,盘算着种上树利用起来。
山上都是页岩,果树活不了,他就挖出树穴填上土,种些好成活的侧柏、黄栌;进山种树没有山路,他就带着工人刨出坑放上石头,搭出一条能够通行的石板路……从最开始苹果林后的几百亩,到之后的几千亩,王安自己也没想到,开始只是觉得荒山可惜的他,会对种树这件事坚持这么久,一干就是27年。
27年,王安将他50年人生的大半时间都给了家门口的这一座座山头,换来的,是一万多亩“几辈子都光秃秃”的荒山变成如今的漫山苍翠。
修的山路连起十几个山头
17日一大早,王安骑着自己那辆橙色的摩托车上了山。“现在林子大了,山上还有20多个工人帮着一块照看。”他说,树种上了,平时倒也不用费心养,最担心的就是着火。几年前,隔壁村的山就起过山火,好在当时那片山头还未种树,烧着的都是山上的枯草。
“不过这山一直都是荒着的,连山路都没有,上不去下不来的,更别说巡山了。”王安说,这上万亩的石头地里,也有五六百亩的林地肥沃些,可以栽种果树,早年间也曾有人试着承包过,“结果树倒是长成了,可果子熟了根本运不下去,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
为此,王安一边种树,一边把修路的事放在了心里,2005年起,一条条宽敞的公路出现在垛庄镇周围的山间。“政府帮咱出一部分钱,自己再垫一些,总能把路修起来。”十几年时间,这些公路连通了王安种树的山头,最长的一条路有十二三公里。去年底,最后一座山的公路也已经动工,正是最初那片苹果林的后山,“等到这里也修好了,基本上就都通了。”
17日中午,吃过午饭后不久,王安又骑着摩托车进山了,工人们都下山回家过端午节,可他总是放心不下山里,一上午已经去了三回。蜿蜒的山间公路一眼望不到头,要是把整个林区全转下来,要花3个多小时。“开车能快点,1个多小时就转完,不过我还是喜欢骑摩托。”当问起为何不开车时,种树修路一向大方的王安突然变得“小气”起来,“开车一次光油钱就要花十五六块,划不来。”
这些年,只要没有其他事,王安每天都要上山看看,巡山用的摩托车骑坏了十几辆,几乎每年都要换新的,“都成习惯了,不来看看心里就觉得不踏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王安承包的万亩林地,大部分都是栽种的柏树、黄栌,都是用来防风固沙的公益林。“开始的时候是挺难的,主要那时候都没什么钱,其实想想还挺对不起家里的。”他说,那时自己刚结婚,家里也没啥像样的家电,有一年地里苹果收成好,他拿挣的钱给家里添了彩电。“我媳妇当时可高兴了,还惦记着来年还能添大件,谁知道转头就让我买成树苗了,为这个还埋怨我了。”后来,王安自己干起了工程,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当年的事就成了家人间的玩笑话。
“我们现在收入也不错,都说种树搭钱,其实够花就行,人这辈子总得干点喜欢的事不是。”说这话时,王安站在山顶,看着眼前一片郁郁葱葱,脸上的笑怎么都止不住,“山里现在都有野鸡野兔,空气也好很多,看着就让人高兴。”
更令他高兴的是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护绿保绿。“以前树苗都得自己买,后来都是免费给提供,这两年政府还在山上搞起招标,花钱请人过来种树,我帮着管管就成。”王安说,他还有个弟弟在国外,这些年办起了工厂,手里有了积蓄,也和王安一起帮着让荒山大变样,“他说外面再好,都比不上自己的家。”
如今,王安当初栽下的那些五六十厘米高的小树苗都已长成了大树,绿起来的大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给他回馈。“那几百亩能种果树的林地长势都很好,桃、桑葚什么的比别的地方都甜,这里空气好风景好,现在又有了路,果子熟的时候来采摘游的人都得排队呢。”在王安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的不只是一句宣传语。
只是,二十几年过去,王安的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前年生了一场病,去国外疗养了一年才算好些。“本来该再休养休养,可家里老是打电话问林区的情况,我还是放不下这些树。”他说,前些天去运树苗,见有位大爷都70多岁了还在忙活,感觉自己也还能干好一阵子,“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这里,跟这片山是分不开了。”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