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春,在石哲(石吉亭)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共新城兵工厂党支部,张师钰(张洪涛)、陈太平(陈德林)分别担任组织、宣传工作(陈太平一度被选为省、市委的成员)。1933年6月,在兵工厂党支部石哲等的策动下,爆发了1500余名工人集体反对厂长胡天一,反对将制火药机器南迁的罢工斗争。是时,南京政府军政部拟将这个厂火药厂的一部分机器拆迁到汉阳兵工厂,并一次裁减了火药厂的137名工人。与此同时,韩复榘也想利用工人的不满情绪侵吞兵工厂,变为地方兵工厂。地下党支部分析当时的形势,利用韩、蒋的矛盾,工人与厂方的矛盾,由工会公开出面,到全市各主要交通路口、街道张贴“打倒胡天一”“反对机器南迁”等大字标语,形成了一次震动全国的罢工事件,后经军政部、韩复榘等多次协商并与工人代表会谈,取得了胡天一调职和允许恢复年终加奖制度等的胜利(同时南京政府也愿将兵工厂交给韩复榘管理)。韩接管兵工厂后,改名为山东兵工局。之后,韩感到兵工厂人多,摊子大,借口经费困难,又于次年5月将兵工厂交还给兵工署。兵工署任命署委员刘守愚为厂长。刘守愚任厂长后,对工人采取安抚办法,一面整顿生产,扩大制造,一面从健全制度方面加强管理。济南兵工厂党组织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发动党员以各种形式打进武术班、京剧社等群众组织中,争取群众,开展党的工作。从1932年到1936年12月石哲被捕,兵工厂党支部发展党员14人。在山东省委、济南市委连续遭到大破坏的情况下,兵工厂党支部仍能发展壮大,被誉为“坚强的革命堡垒”之一。与此同时,兵工厂党支部与济南乡师党支部秘密取得联系。石哲、张洪涛等一些党员在乡师党组织的支持下,经常深夜出去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红军长征与抗日救亡的活动和消息,及时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反围剿胜利的消息传播到人民群众中。1936年夏,兵工厂党支部经赵健民的引介,与北方局派来主持山东省委工作的黎玉取得联系,从此,兵工厂的党组织又在省委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是年12月11日,由于工人刘某的泄露,石哲被捕入狱。石哲在狱中几次参加了狱中党支部发动的绝食和反迫害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精神。他被捕后,兵工厂党支部由张洪涛负责,陈太平、安秀山(安铁志)分别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兵工厂奉命西迁,兵工厂党员遵照济南市委的指示,也全部随厂西迁。随厂西迁的党员有张洪涛、安铁志、杨万来、杨万福、陈德林、程国珍、于志声、周宝田、许毓英等10人。工厂迁往西安后,张洪涛、杨万福等5人又奉党组织指示辗转去了延安。其余党员又随厂迁往重庆。1937年10月,石哲被释出狱,当即参加了党领导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1月,日本侵占兵工厂后,改名为新中华火药厂,广大工人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1942年,地方党组织通过厂内外的进步工人和积极分子,有组织地在厂里运出子弹、火药,从陆路、水上(通过小清河盐务警)输入黄河北抗日根据地,支援八路军和人民武装的抗日斗争。之后,济南工委又派这个厂的工人魏福成等,去黄河北临(邑)济(阳)一带参加抗日武装组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政部派员接收了兵工厂,改名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四十四工厂第五制造所,并派来大批军、警稽查人员进驻厂内。广大工人在严密的监管下,为迎接解放,多次拖延生产制造任务的完成。1948年秋,济南解放已指日可待,四十四工厂强行将一部分重要机器设备搬往青岛,但广大工人都拒不随机器搬迁,终于迎来了解放。
执笔:李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