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5威尼斯达人

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0-03-28 19:35:00来源:
  大峰山,坐落在长清县境的南部,为长清、肥城、平阴3县边沿中心,距3县县城均为35公里,与肥城山区相连,也称长肥山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泰(安)肥(城)山区、平(阴)阿(东阿)山区相呼应,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长清的救亡运动与党组织的创建

  193711月,日军步步向济南逼近,济南危在旦夕。国民党长清县县长李起元逃跑后,韩复榘的第三路军驻长清的一个旅和一个团也仓皇南逃。

  在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济南即将沦陷的紧张形势下,魏金三等共产党员决定将长清县的抗日活动重心从县城向农村转移,首先到达县城南部山区的南坦山阎楼村。阎楼村有300多户人家,地处贫困山区,是魏金三的家乡。魏金三与这里的群众有密切联系,为抗日斗争活动深入迅速地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加强党对抗日武装斗争的领导,193712月初,魏金三、崔健赴泰安请示中共山东省委,省委肯定了长清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方向。12月底,万晓塘、冯乐进、袁振及冯晓云到达南坦山阎楼村,与长清县的共产党员一起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全县的抗日斗争。19381月初,共产党员万晓塘等在南坦山阎楼村魏立政家的地窖内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共长清临时支部,隶属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由万晓塘任支部书记。

  长清抗日武装的组建

  1938129日,中共长清地方支部决定:为扩大抗日斗争的影响,筹措抗日活动经费、枪支弹药。自25日起,许多青年学生、教员和有志之士纷纷奔向马湾庙,共集中了60多人,20余支枪,举行了长清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具有历史意义的马湾抗日武装起义,正式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定名为山东抗日救国军,冯晓云、张耀南为负责人。

  19382月下旬,为取得上级党组织对长清抗日武装的领导,党支部派袁振和冯乐进分别到聊城、肥城与鲁西北特委和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联系。上级党委决定,长清游击队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冯晓云任大队长,袁振任指导员,张耀南任参谋长。

  19385月上旬,中共中央派郭洪涛带领到山东工作的干部抵达泰西地区,与自卫团取得联系。郭洪涛指示自卫团要建立武装,搞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整党建军,建立抗日根据地,并留下随行干部段君毅(董君毅)、孙光、何光宇等5人与当地干部组成了中共泰西区特委,段君毅任书记。在泰西特委的领导下,自卫团决定部队分别到泰肥山区、平阿山区、大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根据地。

  部队初到大峰山地区,因被群众误解,致使粮食和物资无来源,再加上处在敌重兵占据的省会济南近郊,坚持斗争困难重重。为此,张耀南与汪毅商定,由汪毅到聊城向中共山东省委代表张霖之汇报。张霖之指示,一定要坚持在大峰山创建根据地。不久,大峰山抗日队伍被编入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1938131日,经中共鲁西特委与范筑先商定,以第一大队为基础,吸收冠县、范县、博平、寿张等县党组织组建的武装,建立了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不久,第十支队又收编了馆陶、冠县、汶上等地的抗日武装,进一步发展壮大。长清抗日武装编为第十支队独立营后,队伍扩大到四五千人,成为党直接领导的坚持鲁西北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加强对党政军干部的培养训练,大峰山独立营和长清党组织按照中共鲁西北特委指示,选派冯乐进、崔健、杜镜秋等20余人到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在河北省南宫县举办的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游击战术,建立抗日武装,开展群众工作等。训练班结业后,参训人员返回大峰山根据地,成为根据地抗日斗争的领导骨干。

  长清抗日民众的发动

  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党组织在领导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使各项抗日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

  19385月底,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段君毅来到大峰山岚峪村,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要建立地方党组织,地方党组织与军队党组织分建。根据这一指示,魏金三、崔健、张实庵等由十支队独立营工作转做地方党组织和县委筹建的工作。19386月初,在段君毅的主持下,中共长清县委在岚峪村建立,万晓塘任书记,冯乐进、魏金三任委员。

  1939612日,中共长清县委在七区崮头村小学校内召开了由全县60多名代表参加的会议,选举产生了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

  中共长清县委建立后,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各抗日群众团体。19398月,中共长清县委在七区房庄召开县、区活动分子大会,决定组建县、区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的抗日群众团体。县农民抗日救国会最先成立。县青年救国团、县妇救会、县儿童团、县文教抗日救国会、工救会相继成立。县各群众抗日团体又组建起自身的区、乡、村的抗日群众团体,全县广大群众纷纷加入了各群众团体。各群众团体组织领导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一是组织学习,学文化、学时事;二是动员参军参战;三是站岗、放哨、送情报;四是开展文艺宣传鼓动工作;五是进行拥军优属和抗日物资的后勤供应工作。在根据地里,群众被广泛动员起来,形成了坚固的“铜墙铁壁”。

  1940年春,已经建成了比较巩固的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全县的抗日斗争蓬勃开展。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长清(峰山)县坚持抗日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执笔:邱存梅

责任编辑:杨 金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