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市南部山区胡山脚下的马家峪村,有一位义务修路的老人,十年如一日义务修路数千米,方便上山的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好人。这位老人就是章丘市文祖镇马家峪村的退休教师马道沁。
年过七旬的马道沁,是章丘市文祖镇马家峪村退休小学教师。家住在马家峪村的马道沁对村北的胡山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外地人登胡山迷路找不着路时,他萌生了整修从村北登胡山道路的想法,打通一条村北通往胡山的道路,方便外地游人登胡山成了他一时的梦想。
这样,从2002年春天开始,退休在家的他开始了规划上山的道路,制定整修方案。从他家门口,是登上胡山的必经之路,他便在自己的家门口的西墙上,用红漆写上“游胡山由此向北”几个大字,方便了外地游客游览胡山。
在初次整修道路上,他一边修路,一边做标志,利用周围的碎石,隔不远处,堆起一个塔形石堆,涂上石灰水,涂上箭头注明所指方向,越过山坡,顺着崎岖的山路继续往上攀登,进入密密的树林,一片片柏树映入眼帘。由于,山高坡陡,坡度达到60度以上,是他修的路段最艰难的一段路,滑溜的石头面必须用用钎子凿。一个老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他就找亲戚朋友帮忙。他雇佣石匠就地取材,凿石修筑石头台阶,并自己支付工钱,不知经过多少天,一个一个的登山的石台阶向山顶延伸。他就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条小路开始从他的大门延伸到胡山巅峰。胡山山陡路险,山洪流急,他修的路曾被多次冲垮,但他从不气馁,找出原因,继续修路。夏天雨季来临,马道沁满身淋得湿漉漉的,他从不叫苦,不叫累,为防止阴雨天,他自己在半山腰森林处,用树枝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窝棚,用于避雨休息,看到自己一年一年用辛勤的汗水整修的上山台阶,他从心里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乐在其中”成了他整修上山道路的精神支柱。从开始修路到修到山顶,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没人知道这位老人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每当人们走在这条路上,无不称赞马道沁老人为游人做了一件好事。
“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登山道路修完了,马道沁老人还是每天扛着锨镐上山。当他看到游客沿着线路图标顺利登上胡山时,一种助人为乐的笑容展现在在他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