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建设教育强国蓝图,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使命责任。教育战线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倾力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破浪前行。时代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今天的教育事业肩上。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商河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强县战略,教育系统聚焦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坚持立德树人,紧盯教育改革,创新突破;以全县质效提升年行动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行动,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环境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近年来,商河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县”战略为契机,以全学段融通提质培优为抓手,实施“育名师、创名校、铸名牌”三名工程,办学质量不断提升,2024年,全县中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对商河教育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县教育和体育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干事创业好班子”等荣誉称号。
在重要节日及假期开展德育、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系列活动,浸润学生优良品质,县第三实验小学、贾庄镇中心小学荣获全市校园爱国主义教育优秀案例。推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荐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课61节。
持续推进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拓宽全环境立德树人渠道。通过法治副校长进校送课、法治进校园、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构建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非遗校园传承,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县滨河实验学校、县清华园学校、县文昌实验小学被确定为2024年市级“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学校。落实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美育展示活动,遴选班级合唱、高水平合唱、朗诵、器乐、舞蹈5项21件艺术作品参加全市现场展评。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聚焦以德立家,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深耕家校共育,定期推送《家校共育大课堂》系列节目,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团队,探寻家校共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及时为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空间。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商河县积极落实少年儿童体育锻炼,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体育赛事活动,营造浓厚体育竞赛氛围。积极参加省市各级体育联赛,文昌实验小学获得2024年济南市“体彩杯”中小学篮球联赛第2名,许商中心小学获得2024年济南市第二届青少年武术邀请赛多项一等奖;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抽测工作,累计抽测1500余人;组织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展评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成校园体育项目特色示范学校创建验收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活动、组织收看教师“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扎实开展开学师德专题教育、全员签订《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师德年度考核等形式,全面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多举措全方位提升师德整体水平,不断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师德建设机制。
根据《商河县新任职教师三年培养发展工程规划实施方案》,开展2022年新任职教师“规范课”评比及2023年新入职教师“教学新苗”评比暨新教师培训活动,累计开展“面对面”培训7000余人次。开展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案例评选活动,遴选高中26个、初中52个、小学112个优秀案例。制定完善《商河县中小学省级人才培养方案》,对标省级人才推荐、培养标准,精准培养,补齐短板;于7月1日组织开展“海右人才节”名师经验分享会,多校名师共聚一堂,精准洽谈对接,共谋成果转化,生动绘就商河教育强县事业硕果盈枝、人才团队花开千树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树牢服务意识,教育环境全面优化
便民服务更有温度。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家长报名“零跑腿”“零证明”;坚持落实“双减”政策和开展课后服务相结合,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又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教育资助更可持续。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免”全方位资助体系,2024年春季投入资助资金922.6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2万人次。校园安全更有保障,统筹抓好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和学生防溺水等工作,强化各方责任落实,学校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未来,商河将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为龙头,带动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力优环境、提生态、保安全、促质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