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到这么好的兴趣班,而且各类课程还这么丰富。”家住济北街道新元社区的王阿姨在课上学得格外认真。近年来,济南市济阳区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类资源,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文明实践活动,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落地落实。
课堂设在家门口,推动老有所“学”
针对部分老年人反映前往老年大学上课距离较远、出行不便的问题,济阳区部分社区实践站积极与区老年大学对接,采取课程引进的方式,在社区实践站设立教学点,依据老年群体喜好,开设国画、书法、剪纸、柳编、葫芦丝、电吹管等各类“晚霞课堂”,许多老年人步行到社区实践站就可以上课,这一举措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点赞和认可。
辖区广大老年人在“晚霞课堂”不仅可以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拓展了朋友圈。如今在济阳,到“善美新济阳·公益大课堂”学习二胡、练习合唱,去新元社区实践站曲艺社听曲唱曲,到溯源阁练习书法国画,在沁茗轩喝茶谈心,到国学讲堂听健康讲座,已然成为老年生活的新时尚。
各社区实践站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注重做好老年骨干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先后孵化了银龄吕剧团、银龄歌舞团、银龄京剧团、德馨书画社等老年社区组织。比如德馨书画社自成立以来,除日常教授书画技艺外,先后义卖书画作品21件,创收资金除用于书画社日常运营,剩余盈利全部注入社区基金,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同时实现了老有所“为”。
医疗服务送上门,促进老有所“养”
失能、半失能老人面临的“出门难,查体难”问题深受社会关注,济阳区人民医院精准发力,推出“‘医’健入户,关爱失能老人”文明实践项目,致力于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同时济阳区各实践站积极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将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与“为老”服务紧密结合。比如新元社区实践站打造社区“比邻医馆”,在每月9号、19号组织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测血糖、量血压等医疗服务,整个过程不用挂号、不用排队并且免费享受服务,为老年人带来实惠和便利。
此外,为更好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比邻医馆”还开展上门入户查体服务,在为“老”医疗服务方面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据悉医馆开设一年来,先后开展问诊服务30场次,惠及老年人540余人,为24位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健康查体50余人次,有效化解了“银发族”的“晚年焦虑”,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从生活小事着手,实现老有所“依”
“有你们在跟前,就好像俺姑娘在身边一样。”家住济阳区禧福凤凰城小区的刘阿姨高兴地讲到。为满足广大独居老人在家庭卫生、环境安全、家人陪伴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济阳区各实践站从日常照料等小事出发,与帮包共建单位签订帮扶协议,由共建单位组织志愿者充当“临时儿女”的角色,每月定期上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检查安全隐患,通过陪老人聊天、谈心等方式,有效解决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同时在传统节日期间,广泛组织开展春季踏青、端午包粽子、重阳节茶话会、冬至煮饺子等集体活动,让老人们走出独居家庭环境,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关爱。
此外新元社区还为独居老人上门安装智能门磁设备,实现了科技护航独居老人居住安全;滨湖社区雷锋服务队针对辖区内有理发需求、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开展上门理发服务活动;还有安大社区、城里社区、银山社区开设的裁缝铺有效排解了老年人在针头线脑方面的困扰...正是从不经意间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生活细微处着手,“为老”文明实践活动让老年人生活的更加温馨、更加便捷。
接下来,济阳区将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密切关注老年群体生活状况,积极开展多元化“为老”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营造“文明实践 爱暖济阳”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