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十化提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城乡融合理念,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大力推进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河塘净化、墙面美化、庭院街道整洁化、娱乐健身场地化、污水排放集中化、垃圾收运长效化、村规民约制度化“十化”建设。一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全市908个行政村规划为196个社区。按照城市社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绿化美化、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和文体活动设施。累计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8个,新建公寓楼886栋、3.6万户。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市,被新华社誉为“农村社区改造的‘章丘样本’”。二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集中开展“五小行业”、农贸市场改造、连片整治、违章建筑、河道清洁等专项整治行动。18个涉农镇街全部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累计建设60座村镇污水处理站,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2.4%;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在农村投放垃圾箱8500余个,购置各类作业车436辆,建设垃圾转运站6处,全市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三是切实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618个村被评为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治理破损山体18万平方米,完成造林绿化6.7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2%、32.5%。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建设户用沼气池2.9万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300余台、太阳能路灯645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绣江河综合治理、漯河综合整治等工程,绣源河景区、白云湖分别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市。
二、实施“六个一”工程,大力推进村庄美化
紧紧围绕按照济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千村五化提升”行动工作要求,把村庄美化工程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重点,在全市248个示范村、162个贫困村大力实施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一处道德讲堂、一处四德文化场所、一处文明乡风宣传栏、一支宣传文化队伍“六个一”示范工程。一是推进乡村道德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推荐、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的评选活动。在新闻媒体连续推出“文明就在身边”、“寻找章丘之美”等专题专栏。全面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村居全覆盖,大力宣传农村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提名奖朱守营、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党明英、全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王其吉等一批农村道德典型。深入开展中华孝心市创建,官庄镇吴家村被评为济南市首个中华孝心示范村。明水街道、官庄镇等六个镇街被评为孝心镇创建示范镇。二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挖掘、整理和保护章丘民间艺术,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之乡。相公庄镇和刁镇旧军村、双山三涧溪村成功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连年开展十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点、十个村级文化大院示范点、十个农家书屋示范点、十个优秀庄户剧团等“六个十”创评活动。镇(街道)全部建有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678处。村村建起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100%,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实惠、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多彩生活、美好章丘”等文化共享系列活动,年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200余场(次)。通过设立李清照文艺奖、庄户剧团年度扶持资金,常年开展民星才艺大赛等措施,发展民间文艺社团720个,从业人员36000余人,培养民间艺术带头人89名。他们以乡愁、乡思、乡缘为纽带,精心创编了一大批精彩剧目,常年活跃在城乡演出。文祖五音戏剧团“青野五音戏”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农村孩子表演的群口快书《肉夹馍》,获文化部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全省文化惠民十二件实事落实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是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在农村建立健全了1353人的形势政策宣讲员、新闻报道通讯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网络信息宣传员、文化活动辅导员和宣传阵地管理员“六大员”队伍。每年举办镇村业务骨干、文化站所长、群众文化专业人员、镇街宣传委员(干事)、庄户剧团领队、文化志愿者、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等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党校教师、学校文体辅导员等力量,选聘兼职“六大员”辅导员268名。组织实施“六百”工程,即“百位名家看章丘”、“百名作家写章丘”、“百名书画家绘章丘”、“百首歌曲唱章丘”、“百名摄影家拍章丘”、“百家庄户剧团颂章丘”采风创作活动,每年举办各项展览、演出等活动1000余场次,出版各类书籍300余种。扶持壮大农村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服务队、“红帽子”、“山楂树”、章丘义工等志愿服务者队伍43000余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面向城乡群众、服务发展大局的公民自觉行动。仅章丘义工年均服务时间就达到8210小时,参加服务义工人数达到4000多人次。
三、着眼建设“五有”新村,不断完善长效机制
章丘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扶贫解困、支部1 3、美丽乡村建设三大工程,着力建设有好班子、有好秩序、有好载体、有好风尚、有集体收入的“五有”新村。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把“有钱办事”作为要务,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扶持资金,大力推广支部“一加三”(支部供销超市生产服务队专业合作社)工作。两年新增“脱空”村107个,69个薄弱村实现转化。6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百万元明星村”达到50个以上。全国党建研究会将我市做法作为重大调研课题,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我市视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切实加强乡村治理。完成390个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实施农村党组织“晋档创牌”、非公企业党组织示范创建工程,建立“章丘农廉网”,搭建镇级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坚持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市“流动信访大厅”每周进村为农村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中央信访督导组的充分肯定,经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三是完善乡风文明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将“六个一”示范工程作为年度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财政扶持、重点考核、督导推进。每年重点抓好1—2个整建制示范镇。市里重点扶持推进268个示范村、162个贫困村村庄美化建设,集中打造绣江河“风韵水乡”、省道321线“生态家园”、章莱路“魅力古村”三条精品示范线路。
下一步,我市在村庄美化工作中,将着力推动三个延伸:一是工作重点由示范村建设向贫困村和偏远村庄延伸,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完成达标村巩固提升和贫困村“六个一”示范工程;二是工作方向由村庄整体美化向农户家庭美化延伸,着力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十星文明户评选等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大力弘扬良好的村风民风;三是工作内涵由综合性村庄美化向特色性村居打造延伸,重点抓好乡村记忆工程、乡村儒学讲堂建设、特色文化传统村落培育等工作。(章丘市文明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