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5威尼斯达人-9778818威尼斯

5845威尼斯达人-9778818威尼斯 > 道德模范展馆 > 孝老爱亲模范

济南文明网-5845威尼斯达人

发布时间:2015-09-22 15:41:00

高丕英
 
    高丕英,女,汉族,19315月出生,群众,济阳县曲堤镇王海亭村村民。

  1947年嫁为人妻,她用接近70年的时间诠释着“孝”和“爱”,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照顾了5位重病家人,尽到了一名媳妇、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赞叹。这个不幸的家庭,集中了世间太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步履蹒跚,这位身高只有1.5米,体重不足33公斤的八旬老人,以坚强、坚韧和爱为支点,用她瘦弱的肩膀,为亲人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并床边的坚守 用爱送走四位亲人

  刚嫁过来的时候,高丕英的老婆婆就已经生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了。年仅15岁的她,不怕脏不怕累,细心照顾着老人,听别人说勤梳头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对缓解病情有帮助,她没事就为老婆婆梳头,还给老婆婆做按摩。亲戚们来替换她时,都被她拒绝了。虽然年纪小,但高丕英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家人的赞赏,都夸她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几年后,婆婆又身患重病,高丕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伺候着婆婆。因为病情恶化婆婆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顾。每天早晨,高丕英做完早饭后就要伺候婆婆穿衣起床、洗脸梳头。喂饭之后,还要把婆婆背到躺椅上晒太阳。自己吃饭之后,就把夜里攒下的尿布洗出来。农忙时节,高丕英就更辛苦了。下地干活,中间里还要回家给婆婆翻一遍身子换一次尿布。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为了让病中的婆婆能尽量多吃点饭,她粗粮细做,每日三餐不厌其烦地变着花样给婆婆做吃的。怕婆婆寂寞,稍有空闲,她就来到婆婆跟前,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陪婆婆聊天。每逢过年,她都亲手为婆婆缝件新衣服,而她自己,却是几年也舍不得做一件。她没有文化,但她知道,孝敬老人是她的本分。

  送走婆婆不久,公公又不幸患了肝癌,高丕英又精心地伺候着公公。喂药、洗漱、擦身子、清理大小便,她不嫌脏不怕累。不仅端水喂饭,耐心护理,而且还总是耐心开导老人。卧病在床的公公脾气暴躁,经常骂人、摔东西,善解人意的高丕英从不计较,心里委屈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回到老人跟前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颂扬。可还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更何况是儿媳妇呢?在高丕英这里,她对重病在床的公公悉心照料,不嫌弃不放弃,在当地美誉盛传。邻居们看在眼里,个个都对她赞不绝口,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活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像她这样孝敬的。”

  公公去世后不久,噩运再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丈夫得了脑梗塞,病情很严重。医生说像这种情况,可能活不了一年半载的了。照顾丈夫生活起居的重任落在了高丕英一个人肩上。“不到几年的时间,家里倒下了好几个人,日子可怎么过?”面对这个濒临破碎的家,高丕英数次落泪,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可看到丈夫憔悴的面庞,她又觉得,这个家还得靠自己撑起来,她必须乐观起来,丈夫才有活下去的希望。高丕英擦干眼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生活就像设置好的程序:早上6点起床,准备好早饭后,照顾丈夫起居。等她自己吃完几口已经放凉的饭菜后,再给丈夫端水喂药。接着,再收拾家务做午饭和晚饭。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六年后,丈夫去世了。村里人都说,这样的病活了这么久,多亏了她的精心照顾,了不起。

  高丕英老人的事迹在村里传为美谈,人人见了她都对她竖大拇指。她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心灵手巧,村里的年轻媳妇们,有什么活不会做了,就会到她那里取经,不管谁去了,她都是手把手地教,从不嫌麻烦。谁家有需要帮忙的,她也毫不含糊,尽全力帮助别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三子一女,儿媳、孙媳也都很孝顺老人,一家人生活得和美温馨。她这种善良的品质也影响了村里的人,王海亭村虽然不太富裕,但是村民生活和谐,孝老爱亲。

  八旬老人成了儿媳的特护

  世事难料,照顾了大半辈子家人的高丕英,在晚年又迎来了人生的一次劫难。2012年,大儿媳突然得了重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有些好转,但整个右侧肢体处于瘫痪状态,生活再也不能自理。大儿子家庭贫寒,依靠几亩薄田度日。孙子孙媳都有工作,曾孙还在上学。儿媳没人照顾,80多岁的高丕英毅然接过了照顾儿媳的重任。

  每天早晨,高丕英天不亮就起床,为的就是早点给儿媳妇做好饭。老太太虽然腿脚不便,但还是会很用心得给儿媳妇包包子、熬粥喝。在儿媳妇起床前,她特意提前把粥盛出来凉好。儿媳妇起床非常吃力,更别说穿衣服了。高丕英要站在床边,弓着腰,让儿媳妇的手担在自己的肩上,然后奋力起身。就这样,她们的一天开始了。儿媳妇完全没有自己吃饭的能力,像个孩子一样,必须一口一口地喂。高丕英就一口包子一口粥,拿碗的手经常颤抖,洒出来一点就赶紧用抹布擦擦;不小心掉落在桌子上的碎末,就赶紧捡起来吃掉。简单的早饭,她们吃了半个多小时。儿媳妇吃饱了,老人才开始颤颤巍巍地端起碗。

  吃完饭,高丕英把儿媳妇推到有阳光的屋子,让她晒晒太阳,还给她梳梳头发。然后便开始晾褥子、洗衣服、收拾家,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大小便失禁,儿媳妇每天晚上都会尿床,为了让她能睡个好觉,高丕英在她身下放了几块尿垫。儿媳妇大小便不能自理,晚上经常尿床,由于经济拮据,买不起尿不湿,高丕英就用一些旧衣服给儿媳做了几十块尿布。担心儿媳晚上尿湿了不舒服,她每晚都要起来两次帮儿媳更换尿布,第二天还要亲自洗了晾晒。每天晚上至少要起来两次给她更换,第二天一早,再把尿垫一一晾晒。因为瘫痪,儿媳妇内心焦虑,经常对她发牢骚,高丕英却无怨无悔,还时常宽慰她。

  2013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高丕英老人一早去灶台准备早饭。因为地滑,老人在门口一下子摔倒在地,碗里的米粥全洒了,高丕英没敢喊出声,怕儿媳妇听了难过,就自己撑持着爬起来。其实儿媳看在了眼里,心里想去帮她,可坐在轮椅上的她却无能为力,想到八旬高龄的婆婆为了自己还如此操劳,儿媳失声痛哭起来。高丕英见她哭了,心疼地安慰她说,衣服厚,没摔着。边说着边慢慢朝灶台边走去。她忍着疼,给儿媳妇又重新盛了一碗饭。等喂儿媳吃完饭,她才觉得脚钻心地难受,低头一看,脚踝已经肿得像发面馒头一样。为了不耽误儿媳的日常起居,她硬是忍着疼没去医院。

  儿媳妇坐在轮椅上一呆就是一天,高丕英也想出去走走,但善良的她怕儿媳寂寞,一直守在她身边。这些年来,高丕英几乎没有出过家门,只有逢年过节家里人打工的都回来了,才抽出一点时间到村头上转转。天气好的时候,高丕英还会推着儿媳到院里晒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媳的精神状况一直很好。“这些年多亏了俺娘啊,净是她照顾俺,给俺打支应啊,俺娘好啊,俺娘好人啊,要不是她这样待俺,还不知道俺现在能活成啥样呢……”儿媳妇含着泪说,从这些话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儿媳妇对这个婆婆的感情有多深,有多真挚。

  这个家庭集中了世界上太多的病苦,她的头却从没有低下,横竖不说一句话,将生活的重担扛在自己肩上,用接近70年的辛苦操劳,精心照料5位重病家人,展开羽翼,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爱心和真情。在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两种品质,那就是重压之下的不服输,那就是亲情之下的不离弃。七十年的时光,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的人生,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在病床前坚持,用真情、真爱,诠释了中华民族“孝”和“爱”的传统美德。用她柔弱的双肩,为重病的亲人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杨 金增11

"));
山东省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协办单位:济南市国家税务局    济南市地方税务局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    济南供电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营业部

5845威尼斯达人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